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linux学习内核空间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Linux驱动学习内核空间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Linux,为什么驱动要放在内核?
Linux设备驱动需要使用内核API来实现,一般被包含在Linux内核源码树中。驱动可以编译到内核,随着内核一起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被加载。也可以编译成内核模块,在系统运行起来之后动态地加载到内核中,使得调试的时候无需重新编译内核,也无需重启系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驱动代码的调试。
linux下如何实现两个内核线程之间的通信?
线程间通信就是通过全局变量啊,线程之间没有“通信”的说法吧,不管有几个线程,它们都是在同一个进程地址空间内,都共享同样的内存空间,所以“通信”的说法才多见于进程之间,因为不同的进程才是不同的内存地址空间。进程内的变量每个线程都是可以访问的,是共享的,但是线程之间没有固定的执行顺序,为避免时序上的不同步问题,所以线程之间才会需要同步机制。线程之间的重点就是同步机制。
Linux内核、驱动、硬件、应用程序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用户和硬件之间的一层媒介程序。不管是Linux还是Windows或者安卓、IOS,它的主要功能有两点:
1、有效管理硬件。
2、方便用户操作。
其次,Linux内核是Linux系统的核心程序,主要完成任务调度、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等等功能,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程序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运行环境,这是一个基础。
再次,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有效管理硬件的一个途径。应用程序是方便用户操作提供的程序,比如shell,Linux中的bash shell以及KDE、gnome等图形Shell都是应用程序。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驱动程序实现了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有效管理,应用程序实现了操作系统方便用户操作的目的。
最后,从编程角度来看,Linux内核就是一个调用库,应用程序通过调用Linux提供的API函数来实现操作,Linux内核通过与驱动通信实现对硬件的有效管理。具体的编程细节,需要自己在实践编程中体会。这是一个整体的描述。
Linux内核开发与Linux驱动开发有什么关系?
Linux设备驱动需要使用内核API来实现,一般被包含在Linux内核源码树中。驱动可以编译到内核,随着内核一起在系统启动的时候被加载。也可以编译成内核模块,在系统运行起来之后动态地加载到内核中,使得调试的时候无需重新编译内核,也无需重启系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驱动代码的调试。但并不是只有设备驱动才能编译成模块,有些内核功能的实现也可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再加载,比如内核中文件系统的实现、加密及校验的实现、网络协议栈的实现等等。
平时你听到的驱动开发一般指的是开发系统***设备的驱动,使得设备能被内核操控,如USB主从设备、Flash设备驱动、I2C设备驱动、LCD设备驱动、网络设备驱动。平时你听到的内核开发一般就指除了设备驱动之外的开发了,比如Linux系统启动流程、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时间管理、系统调用、文件系统等,但这些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所谓的“驱动开发”所用。
所以,实际上驱动开发只是内核开发的一部分。
linux内核源码研习与实战学习地址:***s://ke.qq***/course/431590?flowToken=1013767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linux驱动学习内核空间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linux驱动学习内核空间交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