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c语言 牛顿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c语言 牛顿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牛顿流数法?
牛顿流数(fluxion) 1665年5月20日,英国杰出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提出“流数术”(即微积分),后来世人就以这天作为“微积分诞生日”。
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
第一阶段,像他的前人那样使用的无穷小量观点,凭借二项式定理的推广形式,使微积分的计算方法变得程序化;
第三阶段则用“最初比与最末”方法完善其流数术的思想。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形成了其特有的微积分理论体系。
流数是英国杰出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提出“流数术”(即微积分)。
流数(fluxion)
1665年5月20日,英国杰出物理学家牛顿第一次提出“流数术”(即微积分),后来世人就以这天作为“微积分诞生日”。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 《流数术与无穷级数》 、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 《论流数》 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
C语言程序设计求10的3分之1次方,精确到1e-3要求用到牛顿跌代公式?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main()
{double z;
z=(double)pow((double)10,(double)1/3);
printf("%5.3f",z);
}
c语言三次方根怎么写?
用牛顿迭代公式Xn+1=Xn-f(Xn)/f'(Xn) 其中f(X)=X^3-a float Cuberoot(float a){ float root=1.0; /*迭代初始值,随便取一个数,但不要是0*/ while(fabs(root*root*root-a)>=0.0001) /*设定迭代精确度,如果精度比较高的话可以把root定义为double,防止死循环。或者可以在循环内部根据迭代次数调整精度*/ root=root-(root*root*root-a)/(3*root*root); return root; } int main(void){ float a; float CubeRoot(float a); printf("Please input a: "); scanf("%f",&a); printf("\nThe cube root of %f is %f",a,CubeRoot(a)); return 0;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c语言 牛顿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c语言 牛顿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