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

kodinid 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仿型铣是什么?
  2. 对氮化硅陶瓷材料进行加工或切割一般用什么设备?
  3. 航天汽蚀管作用?
  4. 中国固体火箭靠人来一刀刀的修。难道国外固体火箭也是靠人么?
  5. 我国的航天运载火箭技术和飞机发动机制造水平分别怎么样?

仿型铣是什么

  数控卧式仿形专用镗铣床,属航天工业。适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机推动室直槽仿形铣削螺旋槽数控铣削加工,同时具备数控卧式仿形镗铣床通用加工性能

  数控仿形铣床具有数控、仿形、数字化、测量四大功能;并有高刚度、高精度、高抗振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等特点

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视频-第1张图片-安济编程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氮化硅陶瓷材料进行加工或切割一般用什么设备

一般用线切割或者数控机床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烧结时不收缩的无机材料陶瓷。氮化硅的强度很高,尤其是热压氮化硅,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高温等性质。

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视频-第1张图片-安济编程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氮化硅陶瓷的市场应用

汽车产业:烧结氮化硅的主要应用在汽车行业作为一个发动机零件材料。 在火花点火发动机中,氮化硅用于较低磨损的摇臂垫,用于较低惯性的涡轮增压器和较少的发动机滞后,以及用于增加加速度的废气控制阀。

轴承: 与其他陶瓷相比,氮化硅陶瓷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 因此,在性能轴承中使用由氮化硅陶瓷制成的滚珠轴承。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中使用氮化硅轴承。由于氮化硅球轴承比金属硬,所以这减少了与轴承轨道的接触。氮化硅球轴承可以在高端汽车轴承,工业轴承,风力涡轮机,赛车运动,自行车,溜冰鞋和滑板中找到。

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视频-第3张图片-安济编程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氮化硅轴承

高温材料:氮化硅长期以来一直用于高温应用。 特别地,它被确定为能够存活在氢/氧气火箭发动机中产生的严重热冲击和热梯度的少数单片陶瓷材料之一。

氮化硅推进器。左:安装在试验架上。右:用H2O2推进剂进行测试

医疗:氮化硅具有许多矫形应用。该材料也是用于脊柱融合装置的PEEK(聚醚醚酮)和钛的替代物。 与PEEK和钛相比,氮化硅的亲水,微观结构表面有助于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

脊柱融合

航天汽蚀管作用?

作用:使航天器结构或内部设备等温化﹕利用热管使航天器外部结构各部分减少温差﹐实现部分等温化﹐藉以改善太阳电池工作温度条件﹐提高输出功率。实现仪器舱结构和内部仪器的温度均匀化﹐改善工作温度条件。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汽蚀管是火箭“心脏的输血管”。由于汽蚀管加工难度非常大,目前先进的数控技术无法胜任,只能靠航天技师手工打磨,“通过手工的感觉对这个产品进行加工”。

从神舟一号到十二号,汽蚀管用在每一个运载火箭的“心脏”中!转起致敬!

中国固体火箭靠人来一刀刀的修。难道国外固体火箭也是靠人么?

是的,中国先是工人用刀把铸铁的毛刺儿劈掉,然后锉刀锉平,砂纸抛光,其中的难点在劈毛刺儿时,多一分不好锉,少一分则劈伤箭体,一旦升空压力改变后就是灾难。

砂纸打磨要从200目,一般到3000目,技术指标高的也有到7000目的。

国外应该没中国这么落后的技术。现在大概3D打印就OK了。

最后,那是修药,不是修火箭。

我国的航天运载火箭技术和飞机发动机制造水平分别怎么样?

中国火箭技术并不比航空技术先进!只不过火箭技术比较性差,看起来不明显。

火箭技术美国第一梯队,俄罗斯和欧盟第二梯队,日本中国印度第三梯队。

航空技术,美国第一梯队,俄罗斯欧盟(含英国)第二梯队,中国第三梯队,正在进入第二梯队。

航空的排名明显高于航天火箭。

技术先进?并不觉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得以前央视有个节目《大国工匠》,其中有期是报道航天一院的焊工高凤林,30年来加工了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主要负责的就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喷管焊接工艺。

报道中描述高凤林,加工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喷管的困难是这样描述的。数百根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0.1秒,就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高凤林经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加工长度长达1600多米,焊缝细如发丝,每个焊点宽度只有0.16毫米。

实际上我看到这一段,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欧空局阿里亚娜6火箭,甚至日本宇航局的H2B火箭对喷管焊接加工,都是用机器人激光焊接。虽然他们机器人激光焊接工艺还达不到高凤林的水平,比如说焊缝平均宽度是0.3毫米,比高凤林差不多大了一倍。但机器人激光焊接,代表的是工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方向。这方面,直到去年我国才有民营的蓝箭航天发布了对80吨级“天鹊”火箭发动机喷管进行机器人激光焊接的视频,距离欧洲甚至日本都还有相当差距。

明白么?我国航天领域,实际上很多是由这些“老师傅们”手工技术,静心打磨制造,强行提升了一个水平,不比国外同行差甚至还要略胜,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工业水平和制造水平达到这个程度。航天发射任务数量少,像高凤林一个人30年焊了130枚长征运载火箭,占长征系列总发射数量的一半以上。但空军要那么多航空发动机也这样造?呵呵,你别说,当年这种事情我们还真没少干过。还记得当年“和平珍珠”计划,送两架歼-8II到美国进行升级的事么?美国人发现这两架飞机居然零部件不通用!为啥不通用?还不是工业加工制造水平跟不上,这飞机零部最后件是靠老师傅锉刀锉出来的。

同样在航空发动机领域,1***5年我国花巨资从英国引进斯贝MK202发动机及相关技术,四年后就拿英国提供的原材料制造出4台涡扇-9发动机,1980年送到英国测试也全部合格。但涡扇-9秦岭发动机完全国产化并通过国家验收时间却是23年后的2003年!按英国人提供的[_a***_]和样机,拿着英国提供的毛料,叫齐一帮老师傅带上榔头砂轮和锉刀,按葫芦画瓢也是可以造出来,但让工厂机器也能达到这一水准需要23年全社会苦练“内功”。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某科研机构研究制造涡轮风扇的粉末合晶技术,把一系列金属单质粉末按照一定比例和排列顺序,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压成特殊合金。经过多年潜心攻关,终于攻克这一技术,全所上下兴高***烈开完庆祝会后,在大家热切的眼神中把材料送上机床加工,结果没有一个钻头可以一次性把这合金车成形,都中途断裂掉,于是又有了一个新的科研项目如果制造可以一次将新材料车出来的新钻头。这就是整体工业水平达不到的困局,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就好像我们另一个领域的困局,我们需要造高性能芯片,但绕不过光刻机。

所以,这方面我们真的没有可以骄傲的,虽然我们这几十年来,整体发展迅猛,但是西方上百年工业化累计,哪里是那么容易赶超的?光盯着航空发动机,不去看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所以根本出路还是要放在修炼“内功”上,航空发动机是工业***,但要戴上这个***,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承受其重。这就是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我们现在在最后勇攀高峰,望诸君多多努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控加工火箭编程教程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标签: 氮化硅 凤林 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