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python每天学习10分钟的,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Python每天学习10分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python获得文件创建时间和修改时间的方法?
我们通过文件属性的获取,os.stat() 方法: >>> import os>>> statinfo=os.stat(r"C:/1.txt")>>> statinfo(33206, 0L, 0, 0, 0, 0, 29L, 1201865413, 1201867904, 1201865413)使用os.stat的返回值statinfo的三个属性获取文件的创建时间等st_atime (访问时间), st_mtime (修改时间), st_ctime(创建时间),例如,取得文件修改时间:>>> statinfo.st_mtime1201865413.8952832这个时间是一个linux时间戳,需要转换一下使用time模块中的localtime函数可以知道:>>> import time>>> time.localtime(statinfo.st_ctime)(2008, 2, 1, 19, 30, 13, 4, 32, 0)2008年2月1日的19时30分13秒(2008-2-1 19:30:13)
据说excel做一周的表Python一天就能搞定是真的吗?
不用怀疑了,这个绝对是扯淡的。这种说法绝对是从Python培训机构或者买课程的哗众取宠搞出来的论调。不可否认,Python确实很强,但是数据处理只是它的一个方面。在实际运用中,要分场景,该用Excel就用Excel,该用Python就用Python。
这主要看是不是有大量重复要做,比如将几十上百个excel表合并到一起,如果人工做的话,确实需要大量时间,如果编段代码,那速度快的狠。我曾经帮朋友把她10几年的表格合并一起并做汇总,手工做一周都难完成,而且人工容易出错,从网上找了一段代码,根据自己要求进行了修改后,然后就脚本运行,轻松地看着提示等待了10几分钟就完成了,我用的是VBA,而且这段代码可以跟着表格。python嘛,如果换台电脑是不是还要给那台电脑安装python,虽然python可以编译,但是编译出来的文件很大。我学了一个月python就放弃了,import 库,好像是用别人造好的轮子,但是你还得好好学学库怎么用,python编个界面远不如VB方便,对着dos那样的黑白界面真的无感,弃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田忌***🐎,是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吧,讲的是虽然整体稍弱的马,在合理安排***🐎次序时,最后反而胜了。
在这里一样,两种工具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拿一个工具的某个不擅长的功能,与另一个工具擅长的功能比,然后得出夸张的结论,有点太以偏概全了。
使用工具,是要发挥其最大的优势,而不是使用其所不擅长的。
Excel 操做起来上手快,能够比较自由的可视化的编辑数据,查看数据,同时也有大量的内置***工具。Python 是一门编程语言,对非程序开发者,上手还是有一定成本的。python 虽然在数据处理上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批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网络请求等。但是如果用不到这些功能,那就是摆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python每天学习10分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python每天学习10分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